顺治通宝面文为工整,直读(组图)

历史背景

公元1644年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至北京。为了稳定当时流通铸币混乱的局面,一方面有选择性的沿用明代旧钱,另一方面在北京设中央钱局开始打铸"顺治通宝"钱。新钱每文重量定为一钱,可与明钱兑换。这一举措为恢复国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然而清朝政府刚刚入关,想要推行顺治通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它先后进行了了五次重要的改革,最终脱离了明代顺治通宝背福,建立了属于清朝的铸币体系。五次改革铸就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钱,每一式的顺治通宝即独立又关联,为我们后来的收藏和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。顺治通宝面文为工整楷书,直读。按背文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,即享有盛名的“顺治五式”。

一、“仿古式”

顺治元年开始铸行,顺治十七年停止使用并回收。它有光背、背符号、背纪值这三类,其中背符号类有背星、背圈等,纪值类又分为背“一”、“二”与“十·一两”与明天启大钱相似的试铸品,故称为仿古式。又因为钱背没有纪钱局文字,又称“无纪局”式,是清朝入关后铸造的仅此一种没有纪局标识的钱,如图一。

顺治通宝背福

第一式参考价格:

顺治通宝光背 :100~300、顺治通宝背星 :200~400元

顺治通宝背右一 :1000~15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二 :4000~6000元

二、“单汉字纪局式”

该式铸行时间为顺治元年至十年,钱背以单个汉字标示铸造钱局简称,先后有右单字、穿左单字及穿上汉字几类。由于顺治早期铸钱局众多顺治通宝背福,故钱背纪局文字样式较为丰富,共发现十九个钱局,三十一种背文,分别为:右户、上户、右工、上工、右宣、上宣、右临、上临、右延、左延、右云、右同、右蓟、上蓟、右原、上原、右阳、上阳、右河、上河、右浙、上浙、右东、上东、右荆、上荆、上宁、上昌、上襄、上福、上新。其中:上工、上新未正式发行,仅见数枚样钱,背右延字钱较为罕见,背上延字钱未见真品。旧谱记载背右昌、右宁、上陕、右陕等品种实不存在。

顺治通宝背福

第二式参考价格:

顺治通宝背上户:1000~20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户:80~150元

顺治通宝背上工:1~2万元、顺治通宝背右工:80~150元

顺治通宝背上蓟:1000~35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蓟:500~800元

顺治通宝背上宣:600~18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宣 :100~300元

顺治通宝背右云:100~35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同:100~280元

顺治通宝背上阳:200~6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阳:200~600元

顺治通宝背上临:300~10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临:100~200元

顺治通宝背上延:6000~2万元、顺治通宝背左延:3000~6000元

顺治通宝背右延:1万~3万元、顺治通宝背上河:100~280元

顺治通宝背右河:100~28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原:100~380元

顺治通宝背右原:100~28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东:100~280元

顺治通宝背右东:100~38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浙:100~280元

顺治通宝背右浙:100~28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宁:150~350元

顺治通宝背上荆:1000~3500元、顺治通宝背右荆:200~500元

顺治通宝背上昌:100~28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襄:200~600元

顺治通宝背上福:800~2000元、顺治通宝背上新:2万~6万元

三、“一厘”式

钱背穿右以一单汉字标示铸局,穿左书写“一厘”二字。铸行时间为顺治十年至十四年(1653~1657),停用时间为康熙二年(1663)。顺治“一厘”式钱分别为:“户一厘”、“工一厘”、“宣一厘”、“同一厘”、“蓟一厘”、“原一厘”、“阳一厘”、“河一厘”、“浙一厘”、“东一厘”、“宁一厘”、“昌一厘”、“福一厘”、“陕一厘”、“江一厘”、“云一厘”。该式为“权银钱”;“一厘”二字为折银一厘(十厘折银一分,十分折银一钱,十钱折银一两),“权银钱”的铸行是清朝初年银钱双本位货币制度的实物体现。

  
提示: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,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!谢谢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钱币世界收藏网提供中国钱币收藏相关知识行情,汇集最新银元价格.铜钱价格及铜板价格,实时更新最新古钱币收藏相关!

上一篇:顺治通宝背“原”是什么意思?怎么看? 下一篇:钱币世界:顺治通宝背东值多少钱呢?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