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、民国珍品,以飨同好,必使铜元爱好者欲罢不能
铜元在中国制造、流通不过半个多世纪,虽然在漫长的货币发展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,但其数量庞大,品类繁多,形制及版别的区分,极为复杂,可以说,历史上任何一种钱币都无法与之比拟,置身其中,方可体会其独特的收藏魅力。近年来,随着铜元收藏队伍近年来不断壮大,市场及各大拍卖会铜元数量也渐具规模,珍罕品种时有所见。然后,却仍有不少稀有版别,使藏家众里寻他千百度,却不知花落何处。今天小编便特甄选清代、民国铜元珍品,以飨同好,必使铜元爱好者欲罢不能。
清代精品铜元
1902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黄铜元试铸样币,NGC MS63BN,背方点花,德国造币厂试铸,共发现有数个版别,每种均存世极稀铜币十大珍品广西飞龙,此枚铜质精良,铸工精湛,龙图雕刻深峻,原铜光大部分留存,保存完美,是为中国铜元珍稀品种,诺曼雅各斯旧藏。
1909年己酉大清铜币中心“汴”二十文宽缘试铸样币(PCGS SP55)
光绪末年,因各地分散铸币引起币制混乱,清政府着手对货币发行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整顿与改革。三十四年(1908年)二月,内阁奉上谕下令各省暂停生产十文铜元,河南亦于同年三月停造十文,改产一文新钱。后经各大省督抚力争,清廷仅同意各省以消化库存铜料、偿还洋商欠款为目的,开放各省续产,铜料用完即行停铸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岁次己酉,度支部造币汴厂生产了己酉中心“汴”套币,涵盖一文、二文、五文、十文与二十文五种面值。这是地方省局空前绝后的创举,后来考虑当地民众使用习惯以及生产低值铜元无利可图等原因,除了十文量产流通外,其他币值均未铸行,仅留样币存世。己酉“汴”二十文宽缘样币,位列中国铜元小十珍之一,目前已知存世仅四枚,品相均欠佳。此枚铜元权威目录多有收录,公开拍卖首次出现,目前为PCGS公司唯一评级入盒纪录。
Lot 2568 清代湖南省造光绪元宝背广西飞龙十文铜币试铸样币,背逆90度,德国造币厂试铸,未发行,目前存世仅知数枚,是湖南铜元系列试铸样币中的稀少品种,国内各公立博物馆均无收藏记录,极为珍罕,征集自海外资深藏家,PCGS SP63BN,目前获该公司评级入盒者仅二枚,均为SP63BN。
1902年安徽方孔十文铜币试铸样币(PCGS SP65BN)
试铸样币。
目前所见的安徽方孔,分初版和破版二种,存世均极为稀少,位列中国铜元“十大金刚”。此枚为破版版式,铸造精美,颇具样币风范。此枚样币尚为PCGS公司此版别之唯一入盒纪录,殊为珍贵。
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样币(PCGS SP63BN)
宣统三年(1911年),天津造币总厂拟新铸宣统三年版大清银元,版式确定之后,祖模次第告成,交由宁、鄂两厂,先行开制宣三大清银元。在此之前,总厂则须先行铸造铜辅币。根据国人使用制钱的习惯,总厂将宣统二年版铜元版模加以修改后续铸,并增加了制钱形制的小额铜元。开制的新系列宣统三年版大清铜币,计有二十文、十文、五文、二文、一文等多种面值。最后,除十文与黄铜一文大量流通,宽缘五文短暂流通外,其他未发行,皆停留在试样阶段,昙花一现,存世极为稀少。
以上二枚样币即为其中代表。二十文青铜样币未发行,迄今存世仅二枚。此枚之外的另一枚曾为马定祥收藏。十文的铸造则明显异于流通版,样币风范极致,目前除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留档样币一对外,于私人藏箧仅有二枚,此枚即其中之一,珍罕性与精美度并具。
民国精品铜元欣赏
1911年10月10日,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,全国各省积极响应。10月23日,同盟会会员李烈钧策动九江新军首先宣布独立,成立九江军政府,仿效湖北军政府,以十八星旗为军旗,拥标统马毓宝为九江都督。马上任后,为筹措新政所需经费,整修了位于南昌的原江西铜元厂,并于同年11月前后,铸造了“辛亥大汉铜币”。辛亥大汉铜币仿江西大清铜币样式,以“辛亥”纪年,背面采用江西革命军军旗图案,中心太极外环绕大小十八星,代表中原十八省。因铸造时间短促,制作工艺略显粗率,所见几乎都品相不完美。1911年11月22日,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决议,将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陆军军旗,大汉铜币随即停铸,转而开铸的“壬子大汉铜币”,背面图案改为铁血十八星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