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治通宝古钱价格目录:清代钱局满文对照表—各钱局介绍
清代钱局满文对照表—各钱局介绍
清入关后,首先在工部和户部设立宝源和宝泉两个中央造币厂,这两个造币厂铸造了清代历朝钱币。 随后在各地又建立了一些地方造币厂,大量铸造铜钱。有清一代先后在各省设立的造币厂:直隶有宣府钱局、密镇钱局、蓟镇钱局、宝直局、宝德局。山西有大同局、宝晋局、阳和钱局。奉天有盛京钱局、宝奉局。吉林有宝吉局。江苏有江宁府局(宝宁、宝安局)、宝苏局。浙江有宝浙局。福建有宝福局、漳州局。江西有宝昌局。山东有临清镇局、宝济局(宝东局)、莱州局。河南有宝河蜀:湖北有宝武局、荆州府局、襄阳钱局,郧阳钱局。湖南有常德府局、宝南局。广东有宝广局、肇庆府局。广西有宝桂局。四川有宝川局、宁远府局。贵州有宝黔局(贵阳府局)、毕节县局、大定府局。云南有宝云局、大理府局、禄丰县局、蒙自县局、临安府局、沾益州局、东川府局、广西州局、东川府新局、顺宁府局、永昌府局、曲靖府局、楚雄钱局、广南钱局、宁台厂钱局、文山县局。西藏有宝藏局。陕西有延绥钱局、宝陕局。甘肃有巩昌府局、宝巩局、宁夏府局。新疆有叶尔羌局、阿克苏局、乌什局、库车局、喀什噶尔局、宝迪局、宝伊局。***有宝台局。只不过这些造币厂时铸时停,大多没有连续铸造。
1.
清代四川有两府设局,一为宝川局,在成都府;一为宁远府局。
康熙七年开设四川成都府局,所铸钱币背为“川”字,九年停,二十四年又开。
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。开局之议未果,十年矿成而宝川局又开始铸造。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,有炉8座。
乾隆三年,因滇铜产量渐增,增加宝川局炉7座,合计15座,年铸额达到了72800串,十一年又增炉15座。铸钱运陕西行用,年增铸额为62200余串。十五年停止铸造运陕西钱而停炉7座,十九年又恢复7炉,二十年因川省议修城工,故又增炉30座,岁增钱124000余串。此时宝川局除增炉外仅余旧炉10座,合计40炉。二十九年又曾加铸。
四十年因川省铜不敷使用而使40炉减卯铸造。五十九年停铸。
嘉庆元年至二年,宝川局40炉开铸,五年八月至六年二月40炉计铸钱36399串999文。
道光年间宝川局开始减卯铸造,特别是十七年以后,半年减卯直到停铸。
咸丰四年下半年,宝川局开铸咸丰钱,有小平、当十、当五十、当百等数种。
光绪二十年宝川局曾铸重1钱2分的制钱,二十四年改铸重8分的小钱,旋因无铜而停铸。
四川宁远府局是乾隆十八年时,因宁远一带行用小钱,故议设炉4座改铸这些小钱,铸完歇局。
2.
山东有三铸局,一为临清镇局,一为济南的山东鼓铸局,又称宝济局、宝东局,三在莱州称莱州局。
顺治二年五月临清镇局开铸,用旧遗铜铅,铸出钱币发放兵饷。至八年十月计获息3992 两,旋停。十年又开,十四年停,十七年复开,所铸钱背标满汉文“临”字。康熙元年复开,旋停, 六年又开。十四年撤局。
顺治六年山东济南开鼓铸局,十四年停,十七年复开。钱背标“东”字。康熙元年复开,又停, 六年又开,九年停。二十三年夏开。
雍正七年开济南府局,背铸满文“宝济”。乾隆三年停。
咸丰四年十一月宝济局始铸咸丰大钱。先开2炉,计有当十、五十、百三种,以前两种为多,旋因大钱不畅行而停。
光绪十三年五月,山东在烟台设炉铸钱,每文重1钱,沿宝东局旧名,拟一年内先铸10万串交户部。但宝东局钱并不多见,似很快停歇。
莱州府局于顺治十二年在莱州开铸钱币,十四年停,但顺治钱未见有背莱字者,估计钱背标的是“东”字。
3.
福建有宝福局和漳州局,漳州局存世很短。
顺治六年清廷下令福建福州局开铸制钱,十三年停。十七年又开,所铸钱背为福字。康熙元年旋开旋停。六年又开,九年停,二十四年又开,三十四年又停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上一篇:顺治通宝背福:清朝铜钱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下一篇:顺治通宝多少钱一枚价格表图片:一枚顺治通宝的铜钱值多少钱 顺治通宝投资建议